电源线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源线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海丝十国行第二站淡马锡新加坡下一站文莱不见不散[新闻]

发布时间:2020-11-22 01:39:11 阅读: 来源:电源线厂家

闽南网1月22日讯 千年前,新加坡还被称作“淡马锡”时,已因深水渔港的优势,在海丝航线中举足轻重。如今,这个四面环海的国家,依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枢纽站之一。

海丝枢纽新起点

1月3日,海丝十国行第二站,海都采访团来到新加坡。这里处处有海丝。街道旁,多元宗教寺庙和平共处,与泉州何其相似,街头随便一个市民都能自如地转换几门语言,海丝带来的文化融合,鲜活地生长在每一个细微里。比如福建会馆“执著”地投入教育事业,比如年轻团队创新南音。

这种文化交融和经贸往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接将更加明显。在新加坡相关专家看来,新时期,新加坡的枢纽作用渐显,越来越多中国人来新加坡投资,也让人更加期待中国企业到东南亚投资的前景。

第三站,我们相约文莱。你知道海丝路上的文莱故事吗?你有想分享的“丝路文莱”吗?海都热线通95060,本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峡都市报大泉州”,24小时为您守候。

约吗?

□海丝十国行·报道反响

“采访在追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同时,展开了新海丝篇章,拉近了泉州与东南亚交往的距离。报道不仅专访了印尼中爪哇省政府文化与旅游局局长,让读者了解到印尼及印尼华人现在的生活,也为侨务部门开展印尼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刘伯孳

“父母都是上世纪40年代从印尼归国的华侨,一直希望能替父母回去看看。看过海都报这两天的海丝十国行报道,这样的情绪更浓烈了。这是海上丝绸之路在一个家族、一个人身上留下的烙印。”

——泉州市书协副主席杨条沯

“原来不清楚在印尼还有这么多的中国印记,而且默默地生根发芽着。报道那些被我们所遗忘的古老文化及特色印记,犹如尘封已久的醇酒被再一次解开,唤醒更多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和喜爱。”

——读者张琳衍

寻访 海丝印记

海事博物馆 泉州元素打头阵

新加坡海事博物馆是亚洲首创且唯一一所完整展出亚洲海事历史的博物馆。海都采访团的新加坡寻访,在这里开始。

新加坡海事博物馆,按原尺寸复制的郑和寻宝船舰艏

走进博物馆,一艘按原尺寸复制的郑和寻宝船舰艏尤为抢眼。舰艏的中央是一个大屏幕,每隔20分钟播放一次动画短片,以郑和自述的动漫形式,展示他15世纪下西洋的历险过程。

博物馆内左侧设有一个露天市场,入口处郑和的海丝航线,起点赫然写着中国泉州。市场内陈列当年沿途各国家的特色商品,如茶叶、锡器、香料等,海上丝绸之路沿途港口集市曾经的繁荣可见一斑。

新加坡海事博物馆展出的海丝航海图

露天市场通道起点,便是泉州的展区。茶叶、陶瓷、南音……厝边们熟悉的泉州元素,在这里一展无遗,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

博物馆的规划十分有趣,除了数百件珍稀文物展品外,馆内还设有电子展台及互动式触摸屏幕,供游人体验昔日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各地民风民俗。有一个叫虚拟乐器组合的互动性展出,其中的乐器来自世界不同港口,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演奏”某个乐器,或“混搭演奏”多种乐器,把谱成的乐曲电邮给自己,新鲜有趣。

多民族国家 于细微处看融合

新加坡70%都是华人,这里的唐人街被称作“牛车水”,因当年华人居住的地方没水,常常要用牛车载水,因而得名。

新加坡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很用心,针对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市区设了三个文化保留区,牛车水区域还设置了原貌博物馆,展示华人习俗和当年打拼的历史。

这里的多民族特色,也衍生出不少特色文化。这是个多语言的国度,就是街边小贩,也能熟练地说着马来语、华语、英语、闽南话、粤语,转换自如。

“正如同从前新加坡是东西方港口的中转站一样,不保持这样的竞争关系,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导游王先生祖籍金门,作为第三代华裔,他同样熟练掌握几门语言。

确实,新加坡港务集团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个四面环海的国家,依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根据新加坡公布的新一轮发展蓝图,新加坡政府打算在2027年将目前的转运港迁至西部的大士,届时港口年吞吐量会达到6500万标准箱,几乎是现在新加坡港吞吐能力的两倍。

方百成寄语中新两国友谊

追访 中国声音

方百成:中新应该是情谊,而不仅是友谊

在新加坡一条名为直落亚逸(马来语“海湾”的意思)的街道旁,伫立着一座新加坡华人视为精神寄托的建筑——天福宫。

天福宫建于1839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新加坡开埠时期,南来北归的华人所乘的船就停泊在宫前不远处的港口上,到港的第一件事,都会到宫内拜祀,感谢妈祖保佑平安。

“它是福建会馆的前身,也是我们早期华人到新加坡时最先到达的地方。”新加坡福建会馆副会长方百成说,天福宫扮演了新加坡早期华人第二个家的角色。早期的新加坡华人,子女没有地方可以上学,福建会馆1840年成立后,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

目前,福建会馆下设六所华校,有14000个学生和700个教职员。这六所学校的宗旨中,保存和弘扬中华文化及语言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福建会馆每年在6所学校的投入超过100万元新币(折合人民币约500万元),主要用于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课程的增加等各方面。

方百成欣然接受成为本报海外观察员。

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丁宏海寄语祝福

丁宏海:延续南音,也是传承海丝文化

南音随着早期华人来到新加坡,1941年,湘灵音乐社成立。

南音界内,提起丁马成,恐怕无人不晓。这位祖籍泉州东海的老先生,是新加坡南音革新史上的先驱。上世纪70年代,流行音乐和西方现代音乐盛行,南音受到严重冲击。此时,丁马成将生意交给儿子,挺身而出,担任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立志改革、重振南音。

湘灵音乐社现任社长丁宏海说,1977年,在他父亲丁马成的尝试下,湘灵音乐社举办了首届“东南亚南乐大会奏”。此后,丁马成多次带队参加泉州、厦门的国际南音大会唱,1983年以创新南曲《感怀》夺得了“英国第37届兰格冷世界民族音乐及歌乐比赛”民族独唱组第三名。

“如何让传统音乐被新时代的年轻群体接受,这是南音必须要面对的问题。”15年前,湘灵音乐社特地从泉州聘请了艺术总监林少凌,负责文化创新。

林少凌认为,南音作为一种比较小众的传统音乐,要延续繁荣,必须依靠市场,要创新。为了让更多年轻群体喜欢上南音,湘灵音乐社不断创新南音曲目编排,选送人才到中国培训,还开发了南音的衍生产品——小剧场南音,将南音与时尚结合,200人剧场的定期表演,场场爆满。

“想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学习南音的环境中,必须考虑行业的前景问题。”林少凌说,音乐社这些年都免费招生,但即便开始报名南音的人多了,如何吸引住、留住年轻群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许振义(左)受聘为本报海外特约观察员

许振义:新海丝,是呼吁共同繁荣的态度

“1990年左右,我看到的是新加坡人到中国投资,现在渐渐反过来了。”

刚刚受聘为本报海外观察员的许振义,经历颇为丰富,他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事务处主任,并于2000年加入新加坡贸易发展局(现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还先后担任新闻公关司处长、中国业务司处长。

他刚刚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专门接和海丝相关的咨询业务。他说,中国这十几年来的发展持续稳定快速,更加开放的新海丝之路,也必将会带来新一波紧密贸易,让中国及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都能彼此获益。

2002年6月,许振义受委为新加坡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帮助新加坡企业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并提供商务咨询和建议。在他看来,新海丝的提出,更关键的是在传达一种态度,一种呼吁东南亚国家能够与中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信号。

私访 迷你攻略

两个海丝码头 时尚里体味历史

在新加坡游玩,消费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酒店价格稍贵一点,均300多元新币起,吃的比较便宜。因早期为取缔占道经营,政府出钱建了许多“巴刹”(即大排档),可吃到东南亚各国的特色小吃。

新加坡海事博物馆,每人需门票38新币。这是一张通票,除了可以欣赏博物馆外,还可前往水族馆参观。

新加坡河旁还有两处历史沉淀深厚的地方:驳船码头和克拉码头。驳船码头是早期福建人最早上岸的地方,毗邻金融区,如今是餐饮、酒吧一条街。克拉码头是广东人当年上岸的地方,同样是餐饮、酒吧一条街。

探访 海丝花絮

海都民间观察员 黄达

“文化和信仰,亲切得像一家人”

2天半的新加坡行程,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是当地多元的文化氛围。在牛车水的佛牙寺,金碧辉煌的大殿、虔诚的佛教徒、朗朗的诵经声,仿若置身泉州某个寺院。

天福宫供奉的是妈祖女神,这对于来自福建的我们格外亲切。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华人把妈祖信仰带到了新加坡,代代相承,香火延绵。现在,天福宫无论建筑材料还是妈祖神像,都来自福建。

和天福宫同在一条街上,印度教、天主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寺院近在咫尺,互相尊重,和如今的泉州,又是一种别样的相似。

猜图涨知识

问:图片里这东西到底是啥?干吗用的?

小伙伴们,开挖脑洞使劲猜吧,我们会在下一篇报道里揭晓答案哦。想早点知道答案的,可以微信关注“海峡都市报大泉州”,找Big哥要!

更多精彩海丝旅途,请关注“海峡都市报大泉州”→(海都特派记者 陈丽娟 周锡银 吴月芳 观察员 黄达 文/图)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吸脂减肥哪家医院好

吸脂多少钱一个部位

哪里治疗两眼干涩好